7月12日,2019省會小劇場演出季啟動儀式現場,小劇場話劇演出引起各界關注
小劇場話劇:演繹一座城的文藝范
7月12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2019省會小劇場演出季啟動儀式在石家莊精英劇場舉行。活動現場,話劇《活出你自己》吸引了眾多觀眾,讓大眾看到了小劇場話劇在省會的成長。從戲劇“試驗田”到成為話劇藝術重要的表達方式,小劇場話劇受到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在熟悉這一藝術形式的人看來,小劇場話劇以其獨特的文藝品位,正在賦予石家莊這座城市濃濃的“文藝范”。
從小眾實驗劇到滿足大眾文化需求
話劇《幸福國際莊》劇照。精英劇場供圖
小劇場話劇,顧名思義是相對于傳統大劇場話劇而言的,其特點是表演空間小,演員與觀眾接近,實驗先鋒性較強。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省會小劇場話劇已經從代表著“先鋒”和“實驗”的一種戲劇探索,慢慢轉變為流行文化標簽,它緊緊追趕著現代流行文化的腳步,表達著都市文化時尚。
“小劇場演出是一種符合社會發展趨勢和大眾文化需求的文藝現象,已成為大劇場演出的互補演出形式。”7月12日,在2019省會小劇場演出季啟動儀式現場,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巡視員梁扉說。
伴隨著小劇場演出市場的逐年活躍,小劇場話劇也迎來了春天。
精英集團文娛事業部總經理李杉對7年前精英劇場成立之初的情景記憶猶新。當時,省會觀眾要想看小劇場話劇只能去北京,更多石家莊市民并不知道何為“小劇場話劇”。李杉認為,任何藝術的觀眾群體都是需要培育的。此后,精英劇場每周推出2至3部先鋒話劇,成功吸引了一批愛話劇的文藝青年。走進小劇場觀看話劇演出,漸漸成為部分省會年輕人的娛樂新選擇。
“小劇場話劇生活氣息濃郁、大眾化氣質鮮明,能讓觀眾在快樂放松的同時得到藝術享受和思想共鳴,成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繁榮文化事業的一支重要力量。”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處長馮彥瑞認為,小劇場話劇已經從小眾藝術走向了大眾化、平民化,形式上滿足了分眾化市場需求。
緩解壓力、代入感強、沉浸式體驗,的確讓小劇場話劇更易打動人心。7月13日晚,觀眾張茉看完小劇場話劇《活出你自己》后,給演職人員留言:“這是我第一次到現場看話劇,我發現了小劇場話劇最真實的魅力。”
從“一票難求”到多樣化選擇
“如果給你選擇的機會,你想要什么樣的人生?”
這樣一個充滿想象又極具誘惑的假設變成現實,主人公變換著身份體驗一個個全然不同的人生。精英劇場引進的話劇《活出你自己》每次開票,都會出現“一票難求”的場面。
隨著小劇場話劇在石家莊演出的不斷升溫,從一線城市“蔓延”到石家莊的“一票難求”的現象也屢見不鮮。
直到今天,石家莊觀眾肖麗楠還記得2017年5月趕到北京買人藝小劇場話劇《茶館》門票的經歷。當天早上不到六點,趕到位于北京王府井的首都劇場票務中心,面前的長隊讓她有些意外,聽說有人凌晨兩點多就來了。“知道《茶館》火,但沒想到會那么火。”原本八點半才開始售票的窗口,提前40分鐘售票。不到九點,所有場次的票全部售罄。
“當時我就在想,如果能在家門口看到這樣的經典話劇該多好。”如今,肖麗楠的夢想正在慢慢實現。
不僅如此,在今年石家莊大劇院中劇場的演出信息中,觀眾欣喜地看到四川人藝版話劇《茶館》、新版話劇《雷雨》等經典劇目即將上演。石家莊小劇場話劇已經開始從“一票難求”提升到觀眾可以多樣化選擇的消費層級上來。
采訪中,很多觀眾都對我省小劇場話劇多樣化市場的未來充滿憧憬。“我們有厚重的文化積淀,有優秀的創演人才,有優越的地理位置,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小劇場話劇會融入人們的生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剛剛在網上買到四川人藝版話劇《茶館》門票的觀眾張女士說。
“目前,小劇場話劇在省會中青年群眾中有一定的受眾,未來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觀眾群一定能夠繼續擴大。”精英劇場制作總監李體華對未來充滿希望。更讓她高興的是,此次省會小劇場演出季包括精英劇場、省河北梆子劇院燕趙之聲小劇場、省話劇院兒童劇場、石家莊大劇院中劇場等在內的9家小劇場合力出手,在近3個月時間內共推出兩百余場演出,這為小劇場話劇的火爆提供了更強有力的支持。
從折射城市文化到塑造城市靈魂
觀眾在精英劇場內聚精會神地觀看話劇演出。精英劇場供圖
小劇場話劇對一座城市到底意味著什么?
優秀的小劇場話劇不僅能伴隨著一座城市成長,還能見證城市的風雨與故事。通過小劇場話劇的藝術形式,觀眾可以觸摸這座城市的藝術與文化,探尋城市真正的靈魂,并與城市產生共鳴。
“小劇場話劇在省會的蓬勃發展,造就了一批好演員、好編劇、好觀眾、好劇場。”省影視家協會駐會副主席汪帆說。一批杰出的編劇,深入生活,打造出反映石家莊城市變遷的好劇,比如話劇《幸福國際莊》。一批好的演員,演生活、演時代、演英雄、演老百姓的酸甜苦辣,也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觀眾。
經常走進小劇場觀看話劇的觀眾不難發現,這些劇目多以現實題材、都市題材為特色,讓觀眾進入劇場能感受到跟城市生活息息相關的氣息。
“戲劇和藝術一樣,讓我們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原本日常的生活被搬到舞臺,能讓我們在劇場中感受詩和遠方。”省藝術研究所副所長趙惠芬認為,城市小劇場話劇與城市文化有著十分重要和緊密的聯系,也可以說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標志和承載。
“每年我都要觀看50場以上的戲劇。原來在石家莊觀看的劇目也就10場左右,近年來增加到了20多場。這說明城市中的戲劇演出逐漸增多,戲劇氛圍日益濃厚。”趙惠芬表示,戲劇助力城市文化建設,大有可為。“就如同提到大學不只是高樓,更是大師。美麗的城市,也不只是整潔美化的街道,不只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和琳瑯滿目的商場霓虹,更應是內在的文化靈魂,那是城市品位的真正體現。”趙惠芬說,小劇場話劇的興盛,會不斷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文化的靈魂。“到劇場看戲去”將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也將逐漸成為一種文化消費時尚。
在業內專家看來,話劇的魅力不僅在于視聽享受,更在于值得長久回味的思想與藝術價值。而市民不斷提升的文化素養和文化需求,為小劇場話劇演出越來越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