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出版業是文化內容與互聯網技術高度融合的產物,如今已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版塊。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27日召開的2019年上海網絡出版管理工作會議上獲悉,上海網絡出版業在變革中發展,成績斐然。2018年,上海網絡文學銷售收入47億,占全國近40%,全國網絡文學作者90%簽約上海文學網站;上海網絡游戲市場銷售收入712億,占全國33%;多款網絡文學作品和網絡游戲產品獲得全國級別的獎項,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蓬勃發展
過去一年,上海網絡物內容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優秀網絡出版物的傳播力進一步提升,不論是網絡文學產業還是傳統出版的數字化轉型,均取得不俗成績。
去年,閱文集團營收首次突破50億大關,同比增長23%,全年經營利潤11.15億人民幣,月活躍用戶數突破2億,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此外,閱文集團從2016年起舉辦原創網絡文學現實主義作品征文大賽。受大賽推動,網絡文學現實主義題材小說迅速增長,打破了此前網絡文學套路化、模式化的癥結,注入更新鮮、生動的能量,拓展了更廣闊的內容空間。大賽評選出的優秀現實主義小說,社會影響力持續擴大,《復興之路》等8部獲獎作品已出版紙質書,《大國重工》等7部獲獎作品簽約影視版權。
“我們單獨設置了現實頻道,給予原本分散在其他類型里的現實題材小說一個獨立的入口,并有專門資源支持,引導作家進行現實題材創作。”閱文集團高級副總裁林庭鋒說,“僅起點中文網現實頻道就有近2萬部作品。”網絡文學所特有的立足大眾視角、可讀性強等特點與中國波瀾壯闊的改革前進歷程,與人民群眾生活的變遷相結合,形成了一部部與當下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產生共振共鳴的作品。《大國重工》《朝陽警事》的點擊率達到3000萬,《逆流純真年代》上線一年后點擊率達到8500萬,《奧數神座》《回到過去變成貓》《復興之路》《擇天記》等數十部作品還獲得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作協等頒發的各類獎項。
同時,上海傳統出版社數字化轉型發展邁出新步伐,國家數字出版基地進一步做大做強。張江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的數字出版及相關產業銷售收入560億元,較上一年增長15%。基地累計引進企業691家,國家數字出版基地虹口園區的數字出版及相關產業銷售收入預計達142億元,較上一年增長10%。滬上各大出版社也紛紛探索傳統出版的轉型,數字出版各有成效。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文教結合”項目負責人謝瑛華介紹,少兒社推出了《十萬個為什么AR版》《第一次遇見科學》多套圖書,“利用新的技術手段,讓孩子翻閱圖書的同時,融入到求索世界的虛擬空間中。”
傳統文化助力游戲產業
2018年,上海網絡游戲市場銷售收入712億,占全國33%。伴隨產業日益成熟,眾多本土游戲企業紛紛致力于挖掘傳統文化,以一種喜聞樂見的方式活化文化資源。
“今天的盛大游戲,除了在運營的百款游戲產品之外,兩年前開始投入大量資源在傳統文化和科技相結合的文博項目中。”盛大游戲CEO謝斐表示,此舉目的是把產業價值與文化價值充分融合,“讓文物活起來,讓文化火起來。”
盛大游戲正在打造一個國內最大的傳統文化內容平臺——“文物加”,它集合了國內78家博物館的文物大數據,把沉睡在博物館的藏品鮮活生動地呈現在用戶面前。游戲玩家可以結合文物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定制一系列高顏值、有趣又不失高雅的衍生品。“在具體的商業運作過程中,我們了解到青少年其實對傳統文化有極為強烈的求知欲。”謝斐以一組數據為例,“故宮游客中,30歲以下占比超過40%;18-22歲年輕人貢獻了故宮公眾號70%的點贊。”
她同時透露,基于對傳統文化和用戶喜好的理解,盛大正在研發多款藝術游戲,其中,與南海博物館聯合開發的模擬經營游戲,首次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更路簿”融入其中。不僅如此,游戲還完整重現了20多種古代制作工藝,再現明代中期至清朝初期的南海相關航海路線。“從文物加到藝術游戲,我們不僅讓年輕人主動接納傳統文化,還要讓他們從喜歡到愿意為之付費。”
推進“電競之都”建設
近年來,電子競技在全球范圍內獲得高度關注,我國電競產業也進入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從首屆全球電競大會到《上海電子競技產業發展評估報告》,上海正努力推進電競之都建設。
以靜安區為例,由于國際化程度高、基礎設施完備、賽事內容制作資源豐富、商業商務配套充足等優勢,目前已經呈現出產業集聚態勢明顯、產業鏈條相對完整、常規專業賽事集中、電競內容日益豐富、政策服務支撐有力的可喜面貌。
自2006年起,電競上下游企業在靈石路地區生根發芽,沿線匯聚了大批電競龍頭企業,包括以游戲研發著稱的動視、拳頭、藝電;賽事制作公司量子體育VSPN、網映文化、香蕉計劃;國內頂級俱樂部EDG、Snake、BLG、WE、Suning Gaming;電競經紀公司立洲、超競等,為靜安建設電競產業高地奠定了基礎。從城市賽、職業聯賽到全國性比賽,電競內容日益豐富。靈石路量子體育VSPN電競中心已經投入使用,新靜安體育中心、華麗達視聽館、靜安運動健身中心的電競功能也越來越明顯。據統計,2018年,四個主要電競場館共舉辦各類電競比賽近400場,電競賽事活躍。
“商業載體也充分挖掘電競粉絲經濟特質,抓住產業、商業融合發展的機遇,通過導入電競、動漫等元素提升體驗消費能級,創新發展實體經濟。”靜安區商務委黨委書記、主任林曉玨說,“靜安大悅城已成為電競、動漫愛好者心中的IP圣地,大量電競周邊產品、配套商業進駐;晶品購物中心、梅龍鎮廣場等也紛紛引入電競賽事和相關配套服務。”她表示,靜安將繼續整合市級資源,提升產業能級,實現優勢疊加新突破。
支持原創網絡精品“走出去”
“2018年,我們以大調研為引領,找到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瓶頸問題,努力為企業排憂解難。共調研61次,調研企業48家,走訪43次;梳理各類問題29項,其中已解決23項。”市委宣傳部網絡出版處處長丁曉玲說,針對產業薄弱環節,今年將通過“四力”教育實踐工作,繼續推動上海網絡出版產業發展。
會上透露,第四屆現實主義網絡文學征文大賽已正式啟動,鼓勵網絡文學作家創作中國人民建設新中國、奮進新時代的優秀網絡文學作品,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提升游戲內容質量方面,將從扶持精品原創、電子競技自主品牌等角度,在專項資金上給予支持或獎勵。“原創藝術類精品游戲大賽”于去年7月啟動,將在今年7月ChinaJoy期間頒獎,旨在對思想性、藝術性、娛樂性兼具的原創游戲進行扶持,鼓勵開發者進行藝術游戲創作,并為其提供與用戶接觸的優質服務平臺。今年,上海網絡游戲出版申報管理服務平臺將面向全市網絡游戲出版企業試運行,打通信息壁壘,讓企業少走路,數據多跑路,也使審批更公開透明。
去年,上海網絡游戲海外市場銷售收入達15億美元,同比增長11.7%;閱文的海外站點“起點國際”已成為全球領先的中國網文海外門戶網站,累計訪問用戶突破2000萬。國際市場對中國題材、中國元素的興趣在升溫。上海也將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優秀的原創網絡出版精品更好“走出去”,提高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