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弄堂里長大的上海小姑娘描摹品讀記憶中的城市

2019-3-4 10:39  |  作者:徐洋  |  來源:新華網

  石庫門融匯了西方建筑和中國傳統民居特點,門楣部分最為精彩。這是胡瑜捧著自己的畫作在石庫門前“合影”。
  
  室內設計師胡瑜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姑娘。小時候上學,每天穿過老城廂窄窄的弄堂,大喊一聲,小伙伴悉數出來一起走;放了學,一塊兒在弄堂里跳皮筋、打彈子;學校組織去大光明看電影,開心好幾天;上高中了,會時常去華亭路淘衣服,款式又多又時尚……
  
  這是胡瑜記憶中上海的樣子。這些年來,上海的建設速度越來越快,像是一座與時間賽跑的城市。作為從同濟大學環境藝術專業畢業的學生,從工作到生活,她親歷著“城市更新”的過程,漸漸地發現,建筑是城市記憶的一種獨特載體。于是從2017年開始,她開始嘗試用自己的獨特筆觸繪制上海的老建筑,為了記憶,更是為了記錄氣象萬千的當下。
  
  胡瑜用的是鋼筆淡彩的繪畫技法,即在鋼筆勾勒線條的基礎上施以水彩。由于色彩豐富、立體感強,很多建筑手繪愛好者都喜歡用這一技法。胡瑜最喜歡的一點是,這種技法表現快捷,能描摹出老建筑打動她的一瞬間。
  
  由于工作繁忙,胡瑜只能利用業余時間畫畫。她會在現場完成拍照和素描輪廓的勾勒,回去再進一步創作,時間寬裕的話,也會在現場完成整個繪畫過程。這時就會有附近居民圍上來,向她講述這里以前是怎樣的,該上什么顏色,有的還會熱情地帶她去家里看內部結構……看到居民們也認同這種保存記憶的方式,胡瑜更堅定了自己的創作之路。
  
  兩年來,胡瑜創作了40多幅畫,有國泰電影院、武康大樓等著名的地標,也有像前不久剛啟動舊改搬遷的張園那樣充滿生活氣息的石庫門建筑群。對于舊城區改造,她的態度比較樂觀,她認為這些老房子的確到了該改造的時候。只不過,要傳承的不僅僅是建筑的外殼,還要把城市發展賦予建筑新的人文藝術內涵一起傳承下去。
  
  胡瑜說,她會一直畫下去,還要把畫作制成明信片,上面寫“喜歡上海的理由”。讓更多的人在品讀建筑的同時去了解這座城市的生態、情感和記憶。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