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金山衛

2017-5-10 13:07  |  作者:明明  |  來源:網絡


  在金山衛城南門“鎮溟”,你能看到一塊碑,碑上刻著“金山衛城南門侵華日軍登陸處”。1937年8月13日,日軍在上海發動淞滬戰役,正是在金山衛城南門登陸。
  
  那是一段慘痛壯烈的記憶,一段永恒的歷史見證。在修復的一段古城墻殘垣里,鐫刻著日軍在金山衛沿海一帶殺害的1050名鄉民中739名有確切姓名者的名單。墻中安放著5件受害鄉民缺首少腿的紫砂雕塑,愈顯悲愴。
  
  初系土方城,高2.8丈,周長12里75丈,護城河寬9丈(永樂年拓寬至11丈)。永樂十五年(1417年),城墻改磚甃結構,有城門樓4座、水門1座、角樓4座、敵樓8座、雉堞3678個。成化三年(1467年),又改石砌結構。建衛伊始,即設衛治于城正中。洪武二十年,在東門外2里置演武場、演武廳,左、右、前、后4個千戶所治事廳亦設于演武廳周圍。永樂年間設兵馬司于衛城。正統年間又建帥府、察院。
  
  清順治二年(1645年),建金山營。設參將署于衛城北門。雍正四年(1726年),金山建縣,縣署建于衛城正中。乾隆年間,又建海防同知署、中軍守備署、軍裝局、火藥局,并重建演武廳。嘉慶元年(1796年),縣署遷朱涇后,衛城日衰,城池逐漸殘破。民國26年(1937年),衛城遭日軍炮擊。今僅存城墻遺跡數處。
  
  金山營城 又名金山營。明景泰三年(1452年),衛指揮同知侯端建,高2.4丈,周長128丈,西有旱門,設吊橋,護城河寬2丈,周長127丈,明末廢。
  
  胡家港堡城 在衛城東30里漕涇鎮南。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建。由守備官統領。系磚甃城墻,高2.7丈,厚1.8丈,周長92丈,東、西有旱門、吊橋,護城河寬4丈,周長122丈。清乾隆年間已改稱胡家廠,系金山營軍馬廄,廢于清光緒年間。
  
  東、西新墩 明洪武建衛時筑于漕涇南塘外海涂上。弘治二年(1489年),衛指揮僉事魏文伯因舊址淪海,向北遷于捍海塘北。墩分東、西兩處:東墩高2.6丈,周長26.6丈;西墩高4.7丈,周長25.6丈。清屬金山營管轄。約廢于清末。
  
  金山墩 明洪武年間建于捍海塘南。南對大金山,高4.1丈,周長22.1丈。清乾隆年間屬金山營管轄。約廢于清末。
  
  戚家墩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建。系磚甃建筑。高2.2丈,周長12.2丈,土基高1丈,周長35丈。清乾隆年間屬金山營管轄。約廢于光緒末年。
  
  筱管瞭望臺 明初稱小館墩。在衛南塘外。洪武十九年(1386年)建,初系土筑。正統五年(1440年),易磚甃三層建筑:上層高1.5丈,周長14丈,設烽火樓,圍以矮墻;中層高1丈,周長49丈;下層系土址,高1丈,周長49.2丈。正統七年(1442年),總督翁紹宗易名“筱館瞭望臺”。清乾隆至光緒年間,屬金山海防分汛。清末廢。
  
  橫瀝墩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建。系磚甃結構,高1.7丈,周長10.3丈,西有水,清屬金山營海防分汛。清光緒末年廢。
  
  葛蓬墩 明洪武年間建。地處東捍海塘內。高4.9丈,周長33.5丈。因墩生艾草,故名。清乾隆至光緒年間,屬金山營海防分汛,清末廢。
  
  另有蔡廟港堡城、袁浦、橫瀝墩,在今奉賢縣;江門營城、獨樹營城和新廟等墩在平湖縣境,從略。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