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沿著河湖看新疆】“達瓦孜、土陶、小刀、模戳印花” 這些年輕人傳承著家鄉的非遺文化

2023-9-8 16:22  |  來源:中國青年網

  3年多的時間,家在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縣的姆娜瓦爾·穆太力普,逐漸打消了從老家“跳”出去的想法。成為一名講解員后,她更了解家鄉的非遺文化,這里有“達瓦孜、土陶、小刀、模戳印花”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稱為“非遺古鎮”。
  
  發現家鄉非遺文化之美的還有再努爾·阿布迪克日木。一周前,她被抽調到英吉沙縣“刀王故居”當講解員,在這里,她向游客介紹刀柄造型各異、刀片花紋多樣的英吉沙小刀,“刀柄除了常見的鴿子頭造型,還有魚尾、巴旦木造型等。”對于制刀的核心工藝淬火、鍛打、開刃等,她也如數家珍。
  

英吉沙縣“刀王故居”里展示的英吉沙小刀。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朱彩云/攝
  
  再努爾·阿布迪克日木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父親切哈密瓜時,一定要英吉沙小刀,“他說很順手、很好用。”
  
  實際上,再努爾·阿布迪克日木和姆娜瓦爾·穆太力普的家鄉被稱為“中國小刀之鄉”,有400多年的制刀史。擁有29道工序的英吉沙小刀,在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英吉沙縣芒辛鎮的喀拉巴什蘭干村,被譽為“小刀村”,有80%以上的農民從事小刀制作、銷售,該村現有55個小刀店鋪,每個店鋪每年收入在100萬元以上,在店鋪內從事做刀的工匠達200余人。

  芒辛鎮喀拉巴什蘭干村的阿卜杜拉在介紹英吉沙小刀。2019年,他在本村開辦了小刀店鋪。去年以來,他在喀什古城新開了3家門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朱彩云/攝
  

小刀村里的年輕刀匠。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朱彩云/攝
  
  與小刀村毗鄰的恰克日庫依村,則被譽為“土陶村”,也有不少年輕人加入傳承隊伍。今年17歲的阿卜杜拉·艾合麥提已經拜師學藝4個月,他的師傅是土陶藝人伊馬木·艾力,一位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
  
  在制作土陶的多個工序中,阿卜杜拉·艾合麥提一開始就選擇了最難的拉坯,“也不知道能不能學會,起碼3年才能出師”。
  
  他說,“小時候我們就是玩泥巴,長大了還在玩,但現在這個‘泥巴’更難、更具挑戰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傳承人阿不都熱合曼·買買提明,家中擺了許多精美的土陶制品。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朱彩云/攝
  

  阿不都熱合曼·買買提明的小兒子在演示拉坯,他將成為第八代傳承人。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朱彩云/攝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