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里,上海疫情牽動著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心。松江區影視藝術家協會秘書長、上海文藝網負責人、車墩鎮叁零(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聯合黨支部在職黨員畢凌鋒(本名:畢志剛),以滿腔的熱情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迅速投入以“藝”戰“疫”工作,以文藝鼓舞士氣振奮精神,為逆行者高歌,為奮戰在一線的黨員干部群眾加油鼓勁,為堅決打贏高質量“動態清零”疫情防控戰貢獻暖心力量。
傳播黨的聲音凝心聚力唱響戰“疫”主旋律
此輪疫情發生以來,畢凌鋒團結組織松江區影視藝術家協會成員認真研讀中央、市委、區委的疫情防控精神指示,充分發揮文藝凝心聚力、撫慰心靈的獨特優勢,組織本協會會員和其他文藝社團、新文藝群體等,廣泛發動身邊文藝家和文藝工作者圍繞疫情防控主題開展公益MV創作。在上海市地方史志學會海派文化藝術研究專委會的專業指導下,畢凌鋒帶領上海文藝網影視中心面向社會征集上海抗擊疫情公益MV,活動開展不到一周,就收集了30余件有效作品。“同心守滬、共克時艱”系列作品《人世間》、《信念》、《向你報到》等膾炙人口的公益MV在各大媒體網站上被廣泛轉載傳唱,得到學習強國,中新社上海新聞網,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疫情期間,他親自監制推出同心守“滬”公益小視頻50多個,宣傳發動2000余名文藝工作者以“藝”戰“疫”,所監制的優秀作品在新華社客戶端的訪問量超130多萬。
打造“互聯網+熱線”“連心”百姓傳遞愛與力量
畢凌鋒管理下的上海文藝網除了云上傳播一批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優秀作品,還肩負著聯結一線為民辦實事的“綠色通道”特殊使命。疫情期間,網站廣泛搜集各類官方物資保供渠道向網友傳播分享,配套開通了電話、郵箱、視頻號、抖音號等外聯渠道,直聯民生求助。每天,他都要花很多時間在電話接聽、訊息瀏覽上。遇到特殊群體、困難群眾求助時,除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輸送求助訊息外,還主動伸出援手為群眾紓困解難。3月27日上午,畢凌鋒接到一位被封控在葉榭鎮浦南農副產品市場內胃病患者的購藥求助信息。因胃痛難忍,苦于找不到購藥渠道,便來畢凌鋒的“綠色通道”碰碰運氣。尚未被封控的畢凌鋒歷近3個小時的驅車尋藥后終于將藥品送到患者所在小區的“大白”手中。事后,求助者通多次表示感謝要付“跑腿費”,都被他婉言謝絕,“為群眾辦實事、讓黨的溫暖抵達千家萬戶,凝聚起同心抗疫的最大公約數,是我作為一名黨員的職責使命所在。”
投身志愿抗疫一線踐行黨員初心使命
作為一名黨員,文藝工作者畢凌鋒還有另外一個頭銜:上海志愿者協會成員。4月1日,畢凌鋒居住的小區進入封控狀態,于是線上志愿活動成了他的工作常態:收集各類“米袋子”“菜籃子”保供信息,幫助宅家物資緊缺人員團購生活必須品,網上幫助懷孕26周的孕婦聯系緊急送醫救治渠道,為居民線上登記聯系奶粉和尿不濕的購買。為急需高壓氧艙兒童患者聯絡就醫資源;為許多宅家老人團購生活必須品、進行心理疏導,鼓勵振作精神,減輕精神壓力等等。在人力吃緊的核酸和抗原檢測時,他又化身“大白”和“小藍”,維持秩序,幫助老人登記預約碼,指導居民自我檢測方法。線上線下,只要小區居民需要,他就挺身而出,封控期以來共計服務超千人次。藝術空間線上療愈疊加現實生活線下關愛,畢凌鋒用心用情,關愛百姓傳遞溫暖與力量。
記錄疫情抗擊一線工作者的堅韌與無私,關切普通百姓的生活需要與困難,讓人世間真實充滿溫暖和力量……這個特殊的春天里,黨員畢凌鋒以“藝”為媒,生動詮釋了以“藝”戰“疫”的使命擔當,奏響了眾志成城“藝”起守“滬”的紅色主旋律。
責任編輯:沈彤 楊博
新聞熱線: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