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图片/性插影院/亚洲视频不卡/麻豆电影观看

城市設計也是文化與藝術

2017-4-26 15:36  |  作者:明明  |  來源:光明日報

  13世紀,當馬可·波羅千里迢迢來到元大都時,情不自禁地感嘆:“全城地面規劃有如棋盤。其美善之極,未可宣言。”讓馬可·波羅驚嘆的,是規劃之妥帖、宮室之壯麗、街道之齊整,更是城市設計中凝聚著的東方風韻與藝術匠心。

  德國詩人荷爾德林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詩:“人,詩意地棲居。”今天,城市成了人類居住的主要載體,它不僅滿足人的生存需要,還要滿足精神需求與文化享受。城市,應當既安頓生活,也孕育文化。

  最近幾十年,中國發生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快速城鎮化進程,城市經歷了迅猛的膨脹過程。在這個突飛猛進的過程中,一些地方出現了諸如“千城一面”“奇葩建筑”“城市病”等問題。前不久,住建部發布《城市設計管理辦法》,指出城市設計需貫穿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通過城市設計,從整體平面和立體空間上統籌城市建筑布局、協調城市景觀風貌,體現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城市設計管理辦法》的出臺也是一個契機,在中國城鎮化率歷史性地達到57%之后,重新審視城市基礎功能,深刻思索城市的文化內涵。

  我們驚嘆于威尼斯舟船往來的水上風貌,贛州古城地下排水設施“福壽溝”的巧奪天工。這些集聚功能性與藝術性,并能夠綿延千載的城市風貌,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其實并不復雜,只是在城市的規劃思路中,深深地鐫刻了“人”的考量:如何讓人的生活得到最大便利,如何照顧人的物質情感需求。只有將“以人為本”的理念高高置于規劃思路的核心位置,既指向柴米油鹽的豐沛,也承載弦歌禮樂的厚重,城市才會呈現出既快節奏又帶溫度的面貌。

  有一組數據值得反思,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2014年發布的《建筑拆除管理政策研究》報告指出,“十一五”期間,中國共有46億平方米建筑被拆除,其中20億平方米建筑在拆除時壽命小于40年。短命建筑與醒目驚人的奇葩建筑,其實是硬幣的兩面,都是缺乏科學規劃與歷史感的產物,都是種種非常規因素驅動下的短視行為。這不僅是資源的浪費,對于本該留住鄉愁的城市來說,恍然之間卻是滄海桑田之變,摧毀了綿延已久的文脈,給城市精神帶來創傷。

  今天我們要補上這一常識:城市設計是技術,更是文化與藝術。既要能短平快地提供基本服務,也要能慢條斯理地帶來情感撫慰;既是有形的物質改變,也得營造不可見的文化氛圍。這對于不少城市來說,是新的課題;但對于為市民提供更加有溫度、有尊嚴的生活來說,又是必須做好的課題。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