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奉賢區司法局以“致敬百年華誕法治賦能賢城”為主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法治需求,聚焦“螢火蟲”工程,推出“我為群眾辦實事做最閃亮的螢火蟲‘十個一百’項目”,涵蓋法律服務、普法宣傳、法治保障三大類,共計十個項目,千余件“為民實事”,積極回應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新需求、新期待,讓法治成果惠及更多群眾,以法治賦能賢城發展。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向義海出席并致辭。
以法治護航,通過完善百項法治建設工作機制,制定百項基層依法治理任務清單,推進百村百居千人法考,依托百名調解員開展“矛盾糾紛大化解”,讓法治建設更有“力度”、更有“深度”,持續推進法治奉賢、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位一體”建設。
此次推出的“百項基層依法治理任務清單”也是奉賢區在前期調研過程中,呼聲較高的項目。目前,通過深挖145項基層依法治理任務需求,奉賢區相應建立了“劉阿姨”普法宣講團、“居民議事廳”、房屋租賃管理方案等基層依法治理新方案,用法律專業知識幫助基層提升法治水平。
在法治政府建設方面,隨著百項法治建設工作機制的進一步完善,抓源頭,探索解決“民告官”問題,繼續用“百姓滿意”丈量每一次工作。暢通行政復議渠道,開設接待窗口,已建立全市首個行政爭議聯合調處中心,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行政復議案件中感受公平爭議。據統計,2020年,區政府接受百姓復議咨詢共108件,立案受理各類行政復議案件115件,經釋法協調后,化解了56件,占52.6%,極大地緩解了當事人與政府之間的矛盾沖突,減輕了當事人維權之苦。
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法律服務。通過打造百個公共法律服務項目,開展百名律師“企業法治體檢”,匯聚百件司法為民暖心事,用心用情為人民排憂解難,讓法律服務更有“溫度”,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滿意度,助力法治化營商環境和區域經濟發展。
其中,百名律師“企業法治體檢”是針對奉賢區域經濟發展特色展開的。奉賢是上海的中小企業活力區,約有6萬家中小民營企業,隨著此次活動開展,奉賢區組建了由百名律師組成的“企業法治體檢”志愿團,將充分發揮律師專業特長和實踐優勢,深入園區、企業開展走訪,瞄準企業法治需求,前移法律保護關口,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幫助企業完善治理結構,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風險,化解矛盾糾紛。
針對那些注冊在奉賢,業務“離岸”的企業,區司法局和區律工委通過互聯網公司開發出“賢城法寶”微信小程序,將法律服務資源搬上云端,創建奉賢區律師涉企公益法律服務線上值班室,為中小企業提供實時、方便、快捷的線上法律服務,真正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打通企業法律服務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依托“奉信、奉賢、奉獻”工程,厚植“奉法賢治”法治文化,打造百個法治文化陣地,組建百支普法志愿者隊伍,優選百名“法治帶頭人”上好“百堂法治課”,以“一街鎮(一單位)一品牌”工作模式,構建“1+12+N”法治文化陣地新格局,讓法治宣傳更有“廣度”,讓法宣品牌更有“亮度”,進一步弘揚法治精神、樹立法治理念,濃厚法治氛圍。
目前,我區已培育“法治帶頭人”379人,“法律明白人”3280人。全區共開展民法典“九進”活動、“百場法治文藝”巡演、“和·美”法治故事巡講等活動6000余場次。全區共有法治文化陣地103處,“法治匯”憲法主題教育基地、交通法治示范區“小警察”實訓基地、青溪法治公園、“法治文化進地鐵”示范點、柘林法治公園被命名為上海市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品牌陣地。
活動中,區司法局黨政班子領導與結對村居簽訂“法治為民辦實事”協議,“民法典進萬家”工程正式啟動,“奉法賢治零距離攜手服務無邊界”法律服務專項行動正式出征,“賢城法寶”小程序正式發布;企業、村居和群眾代表現場表達法律服務需求,新時代司法行政人圍繞新職責新使命暢談心聲、展示擔當;活動還展示《講“典”說法》民法典脫口秀,合誦《我為群眾辦實事奉賢法治進行時》。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