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這是毛澤東同志的一句名言。細想之下,硝煙彌漫的戰爭歲月、激情燃燒的建設年代、風雷激蕩的改革開放,無數優秀干部篤定信念、滿懷斗志、迎難而上、開創歷史,雖然在不同時期,所做貢獻有所不同,但是都其獨特的精神標識,為時代打上了深深烙印。
“治軍之道,要在得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提出對黨忠誠、善謀打仗、敢于擔當、實績突出、清正廉潔“好干部”標準和“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三嚴三實”等原則要求,為新時代好干部立起了踐行標準、指明了成長方向。當前,我國正處于由大向強、將強未強的關鍵階段,困難、機遇、挑戰和風險前所未有、空前復雜、相互疊加。沒有適應新形勢新使命的新時代“好干部”,如何在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讓強軍畫卷絢爛多彩?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軍營不是真空狀態,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利己主義等潛滋暗長,導致一些黨員干部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擔當精神漸漸弱化,凡此種種,與“好干部”標準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馳,不僅遲滯工作任務落實,還貽害改革轉型發展,對此應引起高度關注、著力加以糾治。
國防和軍隊改革深入推進,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迫切需要廣大干部安穩心神、專心致志、主動擔當。那么,如何擦亮好干部“名片”,在強軍征途上淬煉成長、乘風翱翔?習主席多次強調指出,要激發干部積極性。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必須激發干部積極性,永葆蓬勃朝氣、砥礪昂揚銳氣、涵養凜然正氣,展現新時代新風貌。首要在“公”,公而無私。正所謂,“月映萬川,萬川映月”。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頭腦,熔鑄信仰信念,牢固樹立“基層至上,士兵第一”理念,把群眾路線深植思想行動中,發揚紅色傳統、賡續紅色基因,與官兵心相印、同甘苦、共奮斗,勇做世界一流軍隊的實踐者、奮進者、貢獻者。關鍵在“敬”,敬業樂業。“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在其位謀其政,在其職履其責,要始終保持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拼命精神,不忘奮斗初心,不懈探索求知,用仰視的目光對待崗位職責,注重實干、務求實效,干一行、鉆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擴容本領、升級能力,讓干事創業的激情永久燃旺。根本在“擔”,擔當作為。陳云同志告誡黨員干部:“在工作中萎靡不振和用雇傭勞動的態度來對付黨的工作,是絕對不允許的。”要秉持“為官避事平生恥”的理念,敢啃“硬骨頭”、敢過“火焰山”、敢打“攻堅戰”,牽住工作的“牛鼻子”、找準矛盾問題的“主攻點”,以過硬的執行力,攻堅克難、開新圖強、負重致遠,靠“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拼勁,為強軍偉業貢獻心智汗水。
作者簡介:
崔皓,現居上海。熱愛評論、散文和詩歌創作,其詩歌作品多見于《中國詩人》《伊甸園》《詞壇》等雜志和“上海機關黨建微平臺”“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客戶端”“中國詩歌網”“前衛文學”“人民網”“百家號”“搜狐網”“博客中國”“今日頭條”等平臺。